纱线粗细检测内容详情解析
珠穆朗玛有8848米高,长江有6300公里长,动车速度300公里每小时,去菜场买了5斤大闸蟹,新开的楼盘基本都是140平方的面积,高度、长度、速度、质量、面积都是客观世界的度量方式方法。
作为布料的原料,纱线也同样有度量方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40支,60支这样的面料参数,这是都是纱线粗细的衡量单位。纱线当然可以直接测量粗细,但纱线基本都很细,要测量得用游标卡尺这样的测量工具,40支的纱线的直径在大约150微米左右,一张A4纸的厚度在100微米,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这种度量方式。
但关键问题是纱线出现的历史很早,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了,那会还没有形成世界统一的公制单位,也没有出现游标卡尺这样精密的测量仪器,纱线的粗细一般沿用英制单位,原因是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现代科学的很多度量单位都是英制,纱线的粗细衡量标准同样由他们最先定义,那就是英支,符号用S来表示。这个单位是用一定分量的纱线的长度来衡量,这个单位分量的纱线越短,意味着纱线越粗,纱线越长,意味着纱线越细。这个称为“定重制”
英支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一磅为454克)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840(一码为0.9144米)码,就称为几支纱线。例如,重一磅(一磅为454克)的纱线,它的长度有40个840(一码为0.9144米)码,我们称这个纱线为40支。纱线越粗S值越小;纱越细,则S值越大,比如40S比20S的纱支更细。
回潮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干重,即纤维含水重量量和撇除水分后的纤维重量比值。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同,其重量也不同,显而易见,含水量越多,纤维越重,(“掺水”这个词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对吧?)
为了消除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重量不同,满足纺织材料贸易和检验的需要,国家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规定了相应的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其是业内公认的纤维所含水分质量与干燥纤维质量的百分比。棉花的公定回潮率是8.5%
纱线支数越高,数字越大,纱线越细。纱线支数越低,数字越小,纱线越粗。
10支纱线直径大概是40支纱线直径的两倍,常常用来做老粗布,40支纱线在家纺面料中最常见,40支纱线面料基本全年可用。60支、80支纱线就开始很细了,做出来的面料细腻光洁,属于家纺行业中的高档面料了。100支、120支、140支的纱线更细,这些面料在家纺行业属于奢侈品了。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越好品质的棉纤维才能纺出越细的纱线,60支全棉纱线需要一定比例的长绒棉,80支、100支则需要更高比例的长绒棉。这就是纱支越高,成本越贵的道理。
图片是用绳子做的一个纱线支数模型,这个不是定量展示,而是一个直观的模型,10支纱线直径大概是40支纱线直径的两倍,40支纱线直径大约是140支的两倍。
百检平台致力于为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局限和行业瓶颈,打造出行业创新新平台。为您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专业的检测服务,详情请咨询:1850176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