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质量检测内容
服装质量检查与改进
服装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生产完成后,必须通过检验,确保服装质量符合一定标准或订单的相关要求,防止不合格品流出。企业通过严格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后续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质量。
一、服装检查内容
目前,服装企业进行的质量检验大多是外观质量检验,主要从面料及辅料、尺寸、缝纫、打标等方面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及要求如下:
1.织物和衬里
(1)各类服装的面料、里料、辅料洗涤后不应褪色:质地(成分、手感、光泽、织物编织等)、图案、刺绣(位置、面积)应符合要求;
(2)各类成衣面料不应有纬向倾斜。
(3)各种服装产品的表面、衬里及附件不应剥离、损坏、破损或严重损坏(粗纱、缺纱、打结等)及影响穿着效果的织边针孔。
(4)皮革织物表面不得有影响外观的凹坑、孔洞和划痕。
(5)针织服装表面不得有高低不平的纹理,服装表面不得有纱缝;
(6)各类服装表面、衬里及附件无油污、刷渍、锈迹、色斑、水印、胶印、刮痕等污渍;
2.色差:a、同一件衣服的同一颜色、同一件衣服的不同色调不能存在差异;b、同一件衣服上的同一件衣服不能存在染色不均匀的严重现象(款式和面料的设计要求除外);c,同一件衣服的同一颜色在D、上、下三个部分之间不能有明显的色差;开放式、上、下三个部分之间不能有明显的色差。
(1)洗、磨、喷砂的织物应手感柔软,色泽正确,图案对称,不损伤织物(特殊设计除外);
_我是说。所有涂层织物应均匀、牢固,表面无残留痕迹。清洗后涂层不会起泡或剥落。
3.第二步。尺寸
(1)成品各部位尺寸符合要求,误差不超过公差范围;
(2)各部分的测量方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二、技术
(1)粘合衬:a.所有的粘合衬部位应选择适合表面、衬里材料、颜色和收缩的衬里;b.粘合衬部位应牢固平整,无渗胶和起泡现象,不会造成织物收缩。
(2)缝纫工艺:a.缝纫线的种类和颜色检查应与表面和衬里的颜色和纹理相匹配,钉线应与钮扣的颜色相匹配(特殊要求除外);b.无跳针、断线、剥线或缝边的连续开口可以在所有的缝合部位找到(包括包缝);c.所有的缝合(包括包缝)。位置和开口线应光滑,缝线应紧密合适,不应有影响外观的浮线、袖线、伸线或紧线;d、开口线不应有面,底线不应互相穿插,特别是当底线的颜色不同,E,省道的省道不应该打开,前面不应该打包;F,缝纫时要注意。接缝的有关部位应颠倒,不得扭结或扭结;g、各种服装结不应露毛;h、各种款式有卷轴、边或齿,边和齿的宽度应均匀;i、各种标志应用颜色相配的线缝合,并有应该没有头发露水的现象;j,所有款式都有刺绣、刺绣。位置应平整、无起泡、不咬直、无露水、衬纸或衬里必须切割干净;K、各缝应宽窄均匀,符合要求。
(3)锁紧技术:a.各种服装纽扣(包括纽扣、纽扣、四个纽扣、挂钩、魔术贴等)应正确,对应准确,钉牢,齐全,无露水,同时注意扣齐全;b.锁紧服装纽扣ES应该是完整的,平的衣服,合适的尺寸,不要太细
(4)后整理:A、外观:所有服装应全身无线毛;B、各类服装要熨烫平整,不能有死褶、亮光、烫痕或焦糊的现象;C、各合缝处任一缝子的烫倒方向应整条保持一致,不能扭曲或反拧;D、各对称部分的缝子的烫倒方向应对称;E、有裤线的裤子前、后裤线需严格按要求整烫。
4、辅料
①、拉链:A、拉链颜色,材质正确,无脱色,变色的现象;B、拉头结实,经得起反复拉合;C、齿头吻合缜密均匀,无缺齿,缺铆现象;D、拉合顺畅;E、裙子、裤子的拉链若为普通拉链必须有自动锁。
②、扣子、四件扣、挂钩,魔术贴,腰带等配件:A、颜色、材质正确,不脱色,变色;B、没有任何影响外观和使用的质量问题;C、开合顺畅,且经得起反复开合。
5、各种标识
①、主标:主标内容要求正确、完整、清晰、不能残缺不全,并缝制在正确位置。
②、尺寸标:尺寸标内容要求正确、完整、清晰、缝制牢固,号型订缝正确,且与主标颜色一致。
③、侧标或下摆标:侧标或下摆标要求正确、清晰、缝制位置正确、牢固,特别注意不能颠倒。
④、洗标:A、洗标的款式与订单一致,洗涤方式图文相符,符号和文字印刷、书写正确,缝制牢固且方向正确(服装平铺与桌面时应为印有款名的一面朝上,有阿拉伯文字的在最底面);B、洗标的文字必须清晰,耐洗;C、同一系列的服装标不能打错。
服装标准中不仅对服装的外观质量有规定、内在质量也是重要的产品质量内容,并越来越受到质量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服装品牌企业与服装外贸企业需要加强服装内在质量检验和控制。
三、半成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点
服装生产的过程越复杂,流程越长需要的检验次数和质量控制点越多。一般来说在服装完成缝制工序后都要进行一次半成品检验,这个检验通常由流水线上的质检人员或者组长来进行后整理之前的质量确认,方便产品的及时修改。
而对于一些品质要求较高的西装外套等服装,还会在产品的部件组合前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如当前片上的口袋、省道、拼接等工序完成后与后片连接前要做一次检验控制;袖子、领子等部件完成后也应该在与衣身组合前做一次检验;这样的检验工作可以由组合工序的人员来做,防止有质量问题的部件流入组合加工流程。
加入半成品检验和零部件质量控制点后,看起来投入了很多人力和时间的浪费,但是这样可以减少返工量、确保质量,质量成本的投入是值得的。
四、质量改进
企业通过持续改进来提升产品质量,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改进一般通过如下方法:
1、观察法:通过小组长或者巡检人员的随机观察,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指出,并告诉作业人员正确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对于新员工或这新产品上线时,这样的巡视是必不可少的,以免加工出较多需要返修的产品。
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不合格产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主要的产生原因,并在后期生产环节有目的的改进。如服装尺寸产生了普遍的偏大或者偏小问题,就要分析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在后期生产中通过如样板尺寸调整、面料预缩、服装尺寸定位等方法来改善。数据分析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服装企业需要健全检验环节的数据记录,检验不仅仅是找出不合格品,然后返修,还应该为后期预防做好相应的数据积累。
3、质量追溯法:用质量追溯法,让出质量问题的员工承担相应的修改和经济责任,通过这个方法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不生产不合格品。想要使用质量追溯法,产品应当通过二维码或者标签上的流水号以找到生产的流水线,然后根据工序分配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质量的追溯不仅可以在流水线内进行,也可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进行,甚至可追溯到上游的面辅料供应商,服装的内在质量问题主要都是由纺织和染整过程形成的。发现这样的质量问题时要和面料供应商进行相应责任划分、最好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调整面辅料或者更换面辅料供应商。